新聞動態(tài)
簡述我國菊花栽培歷史(三)
宋朝菊花的栽培更加興盛。已由原來的露地栽培, 轉向盆栽, 也正式由田園栽培的自然觀賞過渡到人工造型藝術的欣賞。并且 在陸游的《老學庵筆記》中記有菊花的栽培、管理、繁殖、整形、摘心、病蟲害防治等一系列技術。第一部菊花專著劉蒙的《劉氏菊 譜》( 1104 年)誕生, 全書記載共有35 個品種的菊花, 作者又依顏 色對其進行分類,“ 以黃為主, 其次為白, 再次為紫, 而后為紅。”并 記載了各個品種的花色和產地。宋代菊花品種迅速增加, 史鑄 ( 1214 年)的《百菊集譜》記載菊花達160 多個品種, 并記有舉世珍 品綠色的“綠芙蓉”和黑色的“ 墨菊”。宋朝賞菊、賽菊活動層出不 絕, 蘇東坡的《題萬菊軒》詩中記有“一軒高為黃花設, 富擬人間萬 石君”, 描述了盛大的賞菊場面。宋朝贊菊品質的詩篇不亞于唐 朝。陸游《枯菊》“翠羽金錢夢正闌, 空余殘蕊抱枝干。紛紛輕薄隨 流水, 莫與桃花一樣看。”朱淑貞《菊花》“此花能白又能紅, 晚節(jié)猶 能愛此工。寧可抱香枝上老, 不隨黃葉舞秋風。”王安石愛菊花的 性格淳厚, 在《黃菊有至性》中有“ 黃菊有至性, 孤芳犯寒威”的名 句, 將菊之剛直不阿的倔強個性、寧折不彎的錚錚鐵骨躍然紙上, 其間寄托了詩人充沛的激情, 給人以積極向上的膽魄、勇氣和力 量。論其藥用的有歐陽修《菊》:“ 共坐欄邊日欲斜, 更將輕蕊泛流 霞。欲知卻老延齡藥, 百草枯時始見花。”
唐宋時期是我國菊花發(fā)展的重要時期, 為后人提供了豐富的 經驗和寶貴的資料。
- 上一篇:簡述我國菊花栽培歷史(四)
- 下一篇:簡述我國菊花栽培歷史(二)